网络直播内容自审管理制度


第一章 总则

第一条 目的

为规范网络直播内容,确保直播活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平台规则,防范传播违法违规信息,特制定本制度。

第二条 适用范围

本制度适用于所有通过本平台/机构开展的直播活动,包括主播、运营人员、审核人员及相关合作方。

第三条 基本原则

合法合规:严格遵守《网络安全法》《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》《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》等法律法规。

社会责任:传播积极健康内容,维护网络安全。

分级管理:依据内容风险等级实施分类审核与动态监控。

第二章 审核内容与标准

第四条 禁止传播内容

违法违规信息:

危害国家安全、泄露国家秘密;

煽动民族仇恨、破坏民族团结;

传播暴力、恐怖、淫秽色情内容;

散布谣言、虚假信息或非法金融活动(如赌博、传销)。

违背公序良俗:

宣扬封建迷信、低俗婚闹、畸形审美等;

侮辱、诽谤他人或侵犯他人隐私;

展示自残、危险行为或诱导模仿。

第五条 限制性内容

需经专项审核并标注警示信息的内容:

涉及医疗健康、投资理财等专业领域(需资质证明);

敏感社会议题(如突发事件、政策解读);

可能引起不适的画面(如惊悚、血腥)。

第三章 审核流程

第六条 事前审核

直播备案:主播需提前提交直播主题、脚本或商品清单。

关键词过滤:通过技术手段屏蔽违禁词汇、敏感图片或音视频片段。

人工复核:直播内容需经专业人员二次审核。

第七条 实时监控

巡查机制:审核团队对直播画面、弹幕、连麦互动等进行动态巡查,记录违规行为。

紧急处置:发现严重违规时,立即中断直播并留存证据。

第八条 事后复查

内容存档:直播录像保存不少于60日,配合监管部门调取。

定期抽检:按月度/季度对历史内容进行复查,确保无遗漏风险。

第四章 违规处理与责任

第九条 违规处置措施

分级处理:

轻微违规:警告、限流、下架内容;

严重违规:封禁账号、终止合作、报主管部门处理。

黑名单机制:多次违规主播纳入平台黑名单,同步行业共享信息。

第十条 责任分工

主播责任:承诺内容真实性,配合审核并提供必要资质证明。

审核人员责任:签署保密协议,定期参加合规培训,确保审核无疏漏。

平台/机构责任:建立7×24小时应急响应机制,定期更新审核规则库。

第五章 监督与改进

第十一条 内部监督

设立合规督查小组,定期抽查审核记录与处理结果。

开通举报通道(客服专线),48小时内反馈处理结果。